解决境外支付难题: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方案推进

2024-02-19 来源:网络 阅读:1268

2023年夏天,当我来到北京时,我发现如果没有手机软件,打车变得很困难。终于打到一辆出租车后,我发现司机只接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不接受现金找零。德国学者Max向《中国经营报》的记者表示了同样的观点。

随着疫情的结束,人员往来逐渐恢复正常,但在支付高度发达的中国,境外人士却遇到了支付的困难。刷卡的场景很少,扫码绑卡很麻烦,现金找零也有困难。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层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地分支机构在2024年的工作重点中提到要提高境外人士在中国的支付便利性。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2023年底透露,人民银行正在与相关部门合作,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解决方案,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各部门的合作下,卡组织、银行、支付机构、商圈、景区等都开始采取行动,进一步打通境外人士在中国的支付瓶颈。

许多支付行业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的记者,支付是境外人士在中国进行各种活动的“最后一公里”。在多元支付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确保有全球通用的支付方式,以满足境外消费者的习惯。此外,在努力改善支付环节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政策组合解决境外人士入境、出行等一系列前期障碍。

“如果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后,连基本的支付都无法顺利进行,他们会有什么友好的感受呢?”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姜逸青在最近的地方两会政协会议上直言不讳。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扩大免签、放宽签证条件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境外人士的数量进一步增加。这些人发现,在数字化高度发达的中国,出行、购票、住宿、支付等方面都需要使用手机软件完成,找到能够刷卡和接受现金的商家并不容易,不懂扫码几乎无法行动。

据记者了解,境外持卡人在中国境内通常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支付:刷卡/拍卡(NFC技术);将外卡绑定到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电子钱包进行扫码支付;在支持外卡的ATM机上取现。其中,第二种方式是卡组织目前增长最快的渠道。

事实上,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传统的POS机数量持续下降。而境外人士减少导致的需求不足,也加剧了服务的萎缩。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了4.24亿人次的出入境人员,只占2019年的63.28%。

一位收单机构的内部人士直言不讳地说:“在商业发展过程中,曾经支持外卡的商家更迭了,新的商家更倾向于使用移动支付方式。如果一个商圈每天只接待几个外籍人士,收单机构和商家显然没有动力去布设和保留相应的支付方式。”

Visa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海外市场,收单机构通常鼓励所有商家开通接受所有卡片(包括本地发行和境外发行的卡片)的能力;而在国内,只有部分收单机构具备接受外卡的能力。

“即使在疫情前,外卡受理也是有门槛的。能够接受外卡的商家更具优质性,需要具备较高的风险控制能力。”前述收单机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四年前,美国运通(AXP.N)通过合资方式在国内获得了清算牌照,其中国内合资公司——连通(杭州)技术服务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通公司”)与国内20多家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合作,拓展了国内受理商户的范围,已经实现了上千万商户的接受终端覆盖,并通过与六大移动支付平台合作,实现了移动支付的全覆盖。

连通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与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作中,他们发现,相比于条码支付,POS机支付更繁琐,不同卡组织的要求和规则不统一,商户收银人员的流动性大,培训难度高,而且一些大型商户和地铁闸机的改造要求较高,这些因素都多少影响了商户对外卡受理的意愿。

除了上述因素,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与内卡相比,外卡受理的费率较高,一些商户不愿意开通外卡受理。目前,内卡线下移动支付交易的费率为0.3%~0.6%,而刷外卡的手续费费率通常在3%左右,除非是高频涉外场景,否则商户的积极性通常不高。

2023年8月,上海市政府委托的课题组在全市范围内的一些商圈和地标中抽样调研了401家商户,调研结果显示,外籍游客最希望使用刷卡和现金支付,但只有183家商户安装了外卡POS机,占比45.39%。

尽管许多商户更倾向于引导外籍游客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但除了境外电话号码绑卡步骤较为繁琐外,还存在一些习惯和隐私上的实际困难。

Max告诉记者,绑卡实名制的要求会让一些境外人士感到担忧。他的朋友只是来旅游的短期访客,出于隐私考虑,他们不希望将自己的护照和银行卡信息同步给支付宝或微信等平台,所以很多服务无法使用,甚至无法预约景区。

事实上,前述的“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解决方案已经在一些城市得到了较为系统的实践。

以接待境外人士较多的上海为例,根据2023年11月的官方数据,上海已经开通了超过3.6万台外卡POS机,实现了商业、文旅、机场车站等三个重点场景的全覆盖。全市已有超过8000台ATM机能够提供外卡取现服务。

然而,在更多的一、二线城市和旅游城市,需要地方政府协调多个相关部门来解决上述问题。

Visa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建议给予所有收单机构接受外卡的能力,并鼓励收单行和收单机构改变策略,推动商户接受所有卡片的支付。针对现有的POS机,他们建议探索“先开放外卡受理,再签订合约”的模式,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连通公司方面也认为,在现有的POS机上开通外卡受理的可行性要高于安装新的支持外卡的POS机。

在费率方面,据记者了解,卡组织和收单行之间曾经进行了一些优惠和减免的探索,但对商户的传导效果可能不太明显。

连通公司透露,他们目前正积极与监管机构和合作收单机构沟通合作,推动适当降低外卡受理费率,提升商户开通外卡受理的意愿。

记者注意到,目前银行占据了外卡受理的七八成份额,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对这个市场的参与积极性很高。

第三方支付机构随行付的CMO孙慧告诉记者,作为收单机构,随行付已经与Visa、MasterCard、连通等主要国际卡组织直接合作,积极推进外卡受理业务,以提供更多的场景和产品支持。

随行付表示,收单机构需要通过产品创新来解决问题,比如通过远程升级系统实现现有智能收款设备的外卡受理,可以大幅提高线下终端的改造效率。在场景布设方面,他们重点尝试在出租车、高端民宿、自动售货机等主要涉外场景率先落地。

在扫码支付方面,记者注意到,自2023年7月以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大幅降低境外用户绑卡的手续难度。

支付宝表示,目前境外用户可以通过“下载支付宝App后绑定境外银行卡”和“直接使用境外电子钱包扫支付宝二维码”两种方式在中国境内完成支付。此外,他们还在试点境外用户可以享受一定额度的免身份认证支付。

微信支付表示,他们已经在一些口岸和一线城市等地区试点降低境外用户登录时的各种验证频率。但他们也强调,在此方面需要在安全合规和便利之间寻找平衡。

据了解,目前在绑卡流程上,如果用户只持有外卡,持有港澳台身份证件的用户和境内用户的微信支付认证流程已经一致。微信支付表示,他们正在探索更精准的认证方式,以逐步实现与境内用户开通认证的体验一致。

在现金支付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加大了对拒收现金行为的处罚力度,并且正在探索通过数字人民币解决境外人士的支付问题。2023年9月,数字人民币App推出了外卡“先充后用”的功能,境外人士可以使用境外手机号码注册并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先通过Visa和MasterCard的境外卡为钱包充值,然后进行支付。

目前,方便境外人士在中国的支付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并且正在集中力量推动改善。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取得显著的改善。但从长远来看,市场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市场方式解决。

前述收单机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银行来说,因为业务种类繁多,他们通常不太关注这个业务的盈亏情况。但对于收单机构来说,持续亏损的业务很难生存下去。

此外,一些银行人士担心在政策驱动下,一些条件不具备的场景会被强制推行外卡受理业务。该人士表示:“外卡(受理设备)的布放确实需要门槛,复杂的风险控制要求决定了费率水平,也决定了不可能将其无限制地普及。”

在移动支付网主编慕楚看来,解决境外人士在中国支付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给市场一些时间。“商家的最终目标是赚钱,如果错失了一笔生意,商家自然会寻找解决方案,即使只有十几个境外人士光顾,也会激发商家的积极性。”



延伸 · 阅读